“子先公他们虽说奉旨赴京,但是对军备局的种种,还有太多不熟悉的地方,臣要是不在军备局,而去西苑将养的话,那军备局先前做的种种,只怕都功亏一篑了!”

对于焦勖而言,在军备局最忙的时候,最能见到成效的时候,让他离开军备局,这比杀了他还难受。

“若是陛下信任臣等的话,还请陛下让伯渊留在西山。”

在此等形势下,宋应星走上前,面朝天子作揖道:“只要给臣等一些时日,臣等定能帮伯渊分担在军备局的事务,让伯渊能有更多的时间休养。”

“朕要是不信任诸卿的话,就不会大费周折地将诸卿召至京城。”

朱由校看向宋应星他们,“不过朕要约法三章了,这不止是对焦卿,更是对诸卿,今后在军备局做事,务必要注重休息,哪怕军备局事务再紧,也不能逼自己太紧,事情是做不完的,要懂得劳逸结合才是。”

朱由校清楚焦勖承受着怎样的压力,做任何事情从零开始是最难的,即便是徐光启、宋应星他们抵达京城,今后都在军备局做事,可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,这种压力会分给徐光启他们的。

眼前这些人杰都是大明的瑰宝,哪怕是折损一个,对于大明而言损失太大了,这是朱由校绝不能接受的。

“陛下所言,臣等定会铭记于心的。”

焦勖微微低首道,不过想起眼下的进程,焦勖接着又道:“陛下,您此次亲临西山,臣要向陛下禀明当前的进度……”

看来要筹备一支专业的队伍,来负责这些人杰的饮食起居了。

只是在听到焦勖所讲,朱由校就已经暗下决心了,焦勖他们做起事情来,只怕会将约法三章给抛之脑后。

他们都是纯粹的人。

现在终于得到重用了,那必然是想将毕生所学都发挥出来。

朱由校之所以这样笃定,是因为焦勖、徐光启、宋应星他们皆有一个共性,那就是为了能获取到新知识,都先后接触过西洋教派,甚至有不少还信奉西洋教,私下跟西洋传教士关系密切。

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,使得他们被大明主流所不能接受,致使他们中的多数人,一生在科举上没有建树,而一些通过科举的,可跻身仕途却没有得到重用。

对于教派,

章节目录